英国《经济学人》6月26日文章,原题:电话服务中心或将成为非洲金矿10多年前,肯尼亚企业家默西·穆古雷第一次听说“业务流程外包”(BPO)时,印度正靠这个行业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,全球瞩目。2006年益配资,穆古雷创办肯尼亚首批BPO公司,业务涵盖电话客服、保险理赔、社交平台内容审核等。
随着全球对AI训练、数据标注等数字劳动力需求激增,外包业务正加速向非洲转移。相比制造业如今“机器多、人手少”的趋势,BPO行业为非洲年轻人打开了新的就业通道。数据显示,非洲2/3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工作,传统工厂已难以承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。BPO正好填补这个缺口。当前,非洲BPO从业者约100万,仅占全球总数的2%,但增长迅猛。预计到2028年,从业者年均增速将达14%,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。肯尼亚更是高达19%。一家国际外包巨头高管直言:“非洲是下一个外包前沿。”
非洲具备天然优势:年轻人口充沛,英语普及率高,许多客户偏爱“中性、易理解”的非洲口音。再加上地理位置便利,时区与欧美高度重叠,跨国业务更高效。而最吸引企业的,是成本优势。肯尼亚BPO员工月薪约233美元,远低于欧美同行,甚至比菲律宾还便宜。肯尼亚计划7月出台国家级BPO政策,5年内新增百万岗位。“必须有的放矢地扶持外包产业。”肯尼亚数字经济官员表示。
更深层机遇来自全球结构性变化。欧美多地劳动力短缺,企业迫切寻找新的人力资源。德国甚至举办对接会,推动本国企业与非洲外包公司合作。当然,BPO并非毫无隐忧。部分岗位尤其是内容审核、数据标注领域,存在劳动强度高、心理压力大等问题。更具挑战性的是AI技术本身,非洲BPO行业超4成岗位面临被机器替代的风险。
但外包行业也在转型,从最初的简单数据标注,到如今涉及语言审核、AI辅助决策等更高技术含量的岗位。人工服务在处理复杂、具备情绪判断的任务上依然不可替代,相关岗位薪资和稳定性更高。穆古雷的公司已拒绝低端内容审核业务,瞄准“知识型外包”,布局AI与计算机方向。非洲要真正吃到BPO红利,掌握这座“金矿”,关键在于人才升级和教育投入。(蒋礼译)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